热点专题

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前缀:

88.118.97807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监理掌握这个思维模型,能够发现和解决90%的工程问题

发布日期:2023-03-23

大家在一个项目的工程管理中,常常会碰到一个情景,即一个单位提出了一个别于之前确定的方案/设计的建议。这个建议可能是施工措施,技术方案,新的施工方法,新的施工材料,新的设计方案等等。提出的单位主体也不局限于施工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都会有提出想法的时候。


新的想法提出来了,就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导致争执需要监理协调处理和辅助业主最终决策。另一方面,即使其他单位没有不同意见了,监理也不能简单听之任之,当一个流程手续的执行者,而要从自己的专业技术、工程管理能力和工程经验出发,对这个意见进行审查,并在期间根据不同单位的相关意见逐步推进管理进程。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根据工程管理经验提炼的思维模型,尤其适用于对于工程变更的管理。关于变更,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供各位监理人参考:把关不好工程变更,你算什么监理?!


这是一张思维流程图。首先一个单位提出了A措施/方案/想法,监理第一步需要思考A是否存在问题。可以按照下面四个分类去考虑:


1.设计:是否存在结构安全问题,是否和现行规范相悖(这部分监理不一定熟悉设计规范,但是监理要熟悉自己正在跟的项目正在进行的工序的强制性设计要求的内容,可以提高我们检查现场作业的效率),是否能过审图


2.造价:包括A本身的造价(人工、机械、材料),为了解决A产生的问题而需要增加的工作的造价(同样是人工、机械、材料)


3.工期:是否影响关键工作的施工时间,进而影响工程整体工期;是否涉及到相关手续的办理而增加相关时间(比如重新审图,比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比如更改了施工方法需要重新进行专家评审)


4.对其他工序的影响:施工面,施工顺序,施工机械


综合考虑这四个方面(当然不是监理自己单方面思考,而是要拿出来和参建各方一起详细讨论,监理可以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或者提醒相关技术单位注意),监理可以初步判断A是否为合理建议。


一、如果是合理建议


那需要针对A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包括参建各方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监理自己需要完成的,形成工作清单,附在专题会议的会议纪要上。


比如,如果构成了设计变更,需要:


变更必须严格执行变更手续,变更文件要经过监理审核,确认是否实施。 项目所有涉及主体结构安全的设计变更文件,若确认实施,该设计变更须由设计单位出具经过结构设计核算的正式图纸,并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审图公司审图通过以后,再形成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施工单位方可根据文件施工。

如果是涉及到材料的变动,有时候有可能还会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案,那就需要:


先由设计单位对地下室顶板确定防水工程做法,报甲方同意后再行施工。 把关不好工程变更,你算什么监理?!

二、如果不是合理建议


那监理就需要关注提出A的单位,提出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能说出来的原因都是直接原因(这里我们给一个代号B)。那如果我们确定执行A存在很多问题,就可以尝试从解决直接原因B的方式入手。解决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 通过设计解决,让设计单位出方案


2. 换一种材料/机械,或者改变施工工艺。同样也需要设计、施工提供意见,必要时还需要咨询专家


3. 调整施工工序,这里特指工序的先后施工顺序。这里可以参考同类型工程的做法


如果针对直接原因B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但最早提出A的单位始终不认可,并一直在找各种理由坚持执行A,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直接原因B的背后还有根本原因C了。


工程管理实例


有一个项目,施工单位越过监理想要执行一个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内部也没有做好审核工作就出了白图,而施工单位拿着白图就想施工,把材料都给订下来了。监理及时了解到了这件事,并判断该设计变更不可执行,结果施工单位一直在找各种理由坚持要按照原有方案进行设计变更,理由花样很多(都是直接原因B),甚至找了其他所谓”专家“来说服业主,导致业主一直在给监理施压。但监理把握住”结构安全“这一点,坚持要设计进行审图,设计自知审图无法通过,因此也不同意变更。


最后监理了解到是因为材料已经到位了,施工单位不乐意承担这个损失,如果不实施变更,材料就只能堆在现场,影响工期。这才是施工单位坚持变更的”根本原因C“。


业主很看重工期,要求监理尽快协调处理这件事情。在明确现有的设计变更确实不允许执行的前提下,监理提出因为设计内部没有做好变更工作,所以设计单位要帮助协调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最终,设计提出要增设一个不影响现有结构安全,但可以增强排水能力的设施,可以有效利用施工单位已经订购的材料。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好的节点可以介入这件事,也就是如果根本原因C(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A)发生的时候,施工单位是严格按照变更程序走,监理能够参与审核,避免设计单位的疏忽,那是更好的。但是大家也知道,工程管理中有很多不遂人愿的事情,所以我们也要总结相关的经验,能够在事情发生以后,进行处理和补救。